Anthropic CEO最新演讲解读:三年营收破 45 亿,到底做对了什么?

   2025-09-24 本站原创5540
核心提示:最近,Anthropic CEO Dario Amodei 在采访中正面回应:我不是“末日论者”,我是最懂 AI 技术好处的人之一。Dario Amodei 是普林

最近,Anthropic CEO Dario Amodei 在采访中正面回应:我不是“末日论者”,我是最懂 AI 技术好处的人之一。

Dario Amodei 是普林斯顿生物物理学博士,读博期间就拿下 Hertz Fellowship(美国最顶尖的科研奖学金之一),毕业后又在斯坦福医学院做了几年博士后。

他曾先后就职于在百度、Google 和 OpenAI。

在 OpenAI 期间,主导了 GPT-2 和 GPT-3 的研发,并提出 RLHF 技术,让大模型第一次学会按照人类意图对话。

直到 2021 年,Dario 带着妹妹 Daniela 及多位核心成员创立 Anthropic 。用三年时间打造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大模型之一的 Claude 系列。

一个多小时的访谈里,他直言 AGI 是伪概念,谈扩展规律、盈利逻辑、开源泡沫…我认真听完了,整理出11条核心观点,也许也会改变你对 AI 未来的看法。

 

01. Dario 核心观点总结

 

不是末日论者,是最懂技术好处的人之一

AI 的进化速度远比想象中快。几年前的模型还说不清一句话,如今已经能完成博士级别的任务,AI 正在一步步渗透进真实的经济系统。

Dario 一直相信扩展定律(scaling laws)的作用。他明白,没人能真正预知未来,但有些话必须说在前头。

他不否认 AI 的巨大潜力,甚至可能比任何人都更看好它能带来的改变。也正因为看得清那些好处,他才更有责任提醒世界,别忽略背后的风险。

AGI 是多巴胺诱饵,不值一提

Dario 认为 AGI (通用人工智能)和 ASI (超级人工智能)是含糊又带有营销意味的词。他拒绝使用这些术语,转而聚焦模型真实能力的提升。

虽然他不用这些词,但他仍是业内少数几个对 AI 能力跃迁时间预期最短、也最乐观的人之一。

真正的爆发,也许就在这两年

Dario Amodei 说,大模型的能力正在进入第二阶段——强化学习、推理、计算能力大幅提升,尤其在数学与代码任务上,已逼近专业水准。

多数人没意识到,这是一条指数曲线

假设性能每半年翻倍,早期看不出变化,一旦临近临界点,增长会脱离直觉。

比如,Anthropic 从 2023 年的零收入,到 2025 年上半年已破 45 亿美元,正在重演 90 年代互联网的轨迹。

AI 离真正的爆发,也许只差两年。

AI 编码能力正在指数跃迁

编码,是 Claude 模型提升最快的能力之一。

Anthropic 不是专注做开发助手的公司,却在这个方向上一路狂飙:18 个月前,模型在编程基准测试中只能拿 3%,现在已飙到 72%-80%。

Anthropic 内部,绝大部分代码都是由 Claude 模型直接编写,或者至少有模型参与编写。其他公司也有类似现象。

在收益方面,进展也是持续加速。模型正在进入“自我开发”阶段。

模型进化的秘密,在于人才密度

每一代 Claude 模型的发布,都会在架构、数据、训练方法上进行改进,这些都是新技术的一部分。

Anthropic 不常公开讨论细节,但持续的技术创新是模型性能提升的关键。为此,Anthropic 会尽力保持高人才密度,因为这是发明新技术的必要条件。

出价再高,也买不走我们的团队

Anthropic 的核心团队流失率极低,不是没人挖,而是没人挖得走。

Dario 明确表示,不靠“溢价保人”,不搞个别谈判。系统化职级、统一薪酬,是 Anthropic 长期文化的一部分。

“我们不是靠钱留人,而是靠共同愿景。”他说。热情、使命感、长期投入,这些才是无法标价的东西。就算对方是扎克伯格,也未必买得走。

亏损 30 亿,不是赔钱,是在下注下一代 AI

Anthropic 预计今年亏损 30 亿美元,听起来吓人,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Dario 将模型开发比作投资项目:假设 2023 年训练一个模型花费 1 亿美元,部署后赚取 2 亿,当年盈利 1 亿。但 2024 年又花 10 亿训练新模型,即使旧模型继续赚钱,公司账面仍是亏损。每个模型单独来看都是盈利的,但公司整体因为不断投入下一代研发而不显盈利。

这种模式在行业内普遍存在:只要模型持续提升,各公司都会加大投资,推动业务规模增长。

如果某一天模型性能趋于停滞,成本会下降,盈利能力会稳步提升;否则,投入和收入都会继续指数级增长。

开源≠免费,也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开源与否并不重要。比起“开放权重”这种表面自由,Dario 更看重模型在任务上的表现:模型有没有用?能不能跑得快?省不省钱?适不适合业务场景?

即便你拿到了参数,要部署到云上推理,照样要烧钱、做优化、负重前行。Dario 更关注:谁能在任务上做得更好,谁就赢。他要的是效果,而不是标签。

换句话说:谁更好用,谁赢。

我们用 200 亿,和别人 1000 亿竞争

Anthropic 三年收入增长速度惊人,从 0 到 45 亿,Dario 认为靠的是“人才密度”和“资本效率”,而非砸钱比拼。他说:“别人花 10 亿能做的事,我们可能 1 亿做到。”

API 营收占大头,我们赌的是企业市场

Anthropic 60%-75% 收入来自 API,另有部分来自 Claude 应用。Dario 明确表示,企业级才是未来,尤其是在法律、金融、制药等高价值场景。

在保障安全的提前下做技术

他回忆自己在 OpenAI 主导 GPT-3 和 RLHF 的经历,指出能力与对齐无法分离研究。离开 OpenAI,是因为在治理与节奏上理念分歧。创立 Anthropic,是为了用他信任的方式推进安全 AI。

AI 的安全不该沦为企业口号或博弈筹码,而是行业必须一起承担的责任。

Dario 推行“负责任的扩展策略”,主动公开危险能力评估、宪法式 AI、可解释性研究,不是为了垄断安全红利,而是为了让整个行业走在更稳的轨道上。

他不认同控制论者的悲观,也拒绝加速主义者的狂热。他更关心:当模型能力持续逼近高风险区间,行业是否有足够的测试与技术储备?如果哪天失控风险超过可控阈值,他会是第一个呼吁全行业放慢脚步的人。

在指数级爆发的技术洪流中,他选择一条并不讨好的路——推动整个行业“向高处竞争”。

 

02. 一些分享

 

在这次采访中,Dario Amodei 讲了很多人避而不谈的真话。他不说 AGI,不讲“超级智能”,反而专注模型具体能力的提升,讲推理、讲计算、讲强化学习。

不是因为他悲观,而是他看到了这条指数曲线可能引发的巨大后果。他的担心不是模型不会成功,而是会太快成功。

他不是要阻止别人做 AI,而是希望大家在“高处竞争”,不是抢着谁先上线,而是谁能在不犯错的前提下做得最好。

我还挺认同他对人才的看法。热情、责任感、长期投入这些东西是金钱买不来的。你给再高的 offer,留不住真正认同愿景的人。你觉得呢?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