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报道

a16z第五版《全球前100名Gen AI消费级应用》榜单发布。总结了过去两年半生成式AI应用的发展,包括中国AI应用的强势崛起,如多款应用跻身榜单前列且大量出海;谷歌AI产品矩阵的逐渐形成,多款产品上榜且增长迅速;通用LLM助手竞争加剧,ChatGPT虽仍领先但差距在缩小;Vibe Coding赛道兴起,用户粘性高且带动周边工具发展;榜单生态趋于稳定,新上榜应用数量变化体现这一点;及通用聊天助手、创意工具、AI陪伴三类产品在榜单中主导等趋势。

Andreessen Horowitz( a16z )第五版《全球前100名Gen AI消费级应用》榜单出炉。

这是第五版《全球前100名Gen AI消费级应用》榜单,横跨两年半的用户日常AI使用行为数据。从生态来看趋势逐渐趋于稳固。

Web端新上榜应用仅11款,较上期(17款)显著减少。

移动端因应用商店严打“ChatGPT套壳应用”,为新玩家腾出空间,新进入者数量(14位)略高于Web端。

谷歌全面出击

谷歌共计4款产品强势入围Web端Top 50:

ChatGPT领先,Grok和Meta AI奋力追赶

在通用助手战场上,ChatGPT虽仍领先,但Grok和Meta AI正奋力追赶。

中国力量崛起

中国已成为全球AI应用版图中不可忽视的一极,其影响力呈现双重路径:

Vibe Coding从概念走向成熟

Vibe Coding(低代码/自然语言生成应用)从不温不火走向核心赛道。继上次仅有Bolt上榜后,本次LovableReplit两款主流平台双双强势入围主榜单。

数据显示,头部平台的美国用户群展现出超100%的月度收入留存率,意味着用户持续增加付费,生态健康度极高。

它们不仅自身成功,更带动了整个技术栈的繁荣(如数据库服务商Supabase流量随之飙升),一个崭新的开发者生态正在形成。

全明星阵营,14家公司五期联榜

在五期榜单中始终屹立不倒的14家“全明星”公司,横跨通用助手、陪伴、图像生成、视频编辑、语音合成、生产力工具等多个赛道。

在这14家中,仅5家拥有自研模型,其余9家通过调用API、集成开源模型或采用聚合模式获得成功,为创业者提供多元化的成功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14家公司仅来自5个国家(美、英、澳、中、法),且其中12家已获得风险投资。

如不计入首期榜单,另有五家公司也能入选“全明星”,包括:Claude和DeepAI(通用辅助)、JanitorAI(陪伴)、Pixelcut(图像编辑)和Suno(音乐生成)。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